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动态->通知公告
2022

09/03

13:22
来源: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扫描关注
高新区
微信公众号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十堰市“一主三大五新”产业链链长制工作要点的通知

十政办发〔2022〕26号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2022年十堰市“一主三大五新”产业链链长制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相关部门:

《2022年十堰市“一主三大五新”产业链链长制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2年6月14日

2022年十堰市“一主三大五新”产业链链长制工作要点

根据《十堰市加快构建“一主三大五新”现代产业体系实施方案》(十政办发〔2022〕5号)、《十堰市“一主三大五新”现代产业体系“链长制”实施方案》(十政办发〔2022〕6号)以及《中共十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要求,为扎实推进“完善产业链长制,提升现代产业能级”改革任务,特制定如下工作要点。

一、加强工作统筹协调

1.加强产业研究。认真落实3月4日市“一主三大五新”产业链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围绕面临的新情况、新变化,深入研究各产业链发展“近忧”“远虑”问题。组建产业链工作专班,细化年度工作计划,完善产业链全景图,建立重点项目库,谋划落实产业政策,健全考核指标体系,充分协调成员单位,定期调研重点企业,扎扎实实推进产业链发展。开展产销对接,举办或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专业展会,拓展产品销路。加强园区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园区产业承载力。(责任单位:各产业链牵头单位,各县市区)

2.建立工作机制。建立项目推进机制,紧扣“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开展项目调度,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建立问题办理机制,每月召开一次产业链调度分析会,及时协调解决产业链发展中的资金、技术、人才、土地、规划、审批等突出问题。建立决策咨询机制,每个产业链组建一个专家咨询组,为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提供专业化、针对性的政策咨询。建立“链长+链主”工作推进机制,确定“链主”企业,组建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联合产业链中小企业开展协同攻关。(责任单位:各产业链牵头单位)

3.加强宣传交流。各产业链牵头单位、重点工程牵头单位、各县市区定期梳理产业链特色亮点,总结提炼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报送相关工作动态。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作用,加强对产业链龙头企业、主要园区和重点项目成功经验的宣传报道,挖掘先进典型,形成推进链长制走深走实的浓厚发展氛围。产业体系构建专班办公室(市经信局)协调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及时收集各产业链工作信息,编印工作简报,及时向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推介我市好的经验做法。(责任单位:产业体系构建专班办公室、各产业链牵头单位、重点工程牵头单位,各县市区)

4.加强调度督导。充分发挥产业体系构建专班办公室服务协调作用,加强日常调度,每季度召开一次产业链推进会,调度工作进度。加强链长制工作统筹,与产业链牵头单位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及时掌握了解推进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建议,做好协调及督促催办。坚持月报制度,各产业链牵头单位每月将工作进展情况反馈至市政府总值班室和产业体系构建专班办公室。(责任单位:产业体系构建专班办公室、各产业链牵头单位)

二、推进产业协同发展

5.加快发展汽车产业。落实十堰市与东风公司“十四五”战略协议,协调东风品牌新能源汽车在十堰公共领域推广应用,推进易捷特3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东风商用车车身、东风猛士M50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提档升级整车制造业,推进大运二期整车项目建成投产,推进天道新能源能级提升,推进东风小康装配线技术升级改造,支持整车企业开发导入新产品。培育壮大专用车产业,指导专用车行业协会开展创新协同推进专题会不少于6次,协调安远、宝路专用车启动搬迁,加快推进湖北一专三期项目建设,大力支持发展应急装备车辆。着力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出台《十堰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行动计划(2022-2024年)》。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积极推进“整零协同”,稳步提升零部件本地配套率。紧扣汽车产业链关键链条、关键技术、关键环节开展招商。加快推进东风汽车博物馆建设。2022年,力争汽车产值实现1500亿元,同比增长7%,汽车产量实现61万辆。(责任单位:市经信局、汽车产业链成员单位)

6.加快发展大旅游产业。加大招商力度,围绕“两区三带”全域旅游总体布局,策划一批文旅大项目,开展招商推介,加快推进方特主题乐园、汉水九歌、欢乐世界、五龙景区、八仙观养生谷、房县诗经文化城、上津特色小镇等项目建设。创新文旅宣传推广方式,完善十堰文化旅游形象宣传片,举办5.19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鼓励支持各县市区开展各具特色的宣传营销活动,加大“文旅年票”的推广使用,落实“引客入堰”等引流政策,与北京、广西、“襄随神”协同开展宣传营销,不断扩大旅游品牌影响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郧西段)建设,建设一批文化标识工程,做好十堰第八批非遗名录申报、评审工作,开发文创产品。完善文化市场、旅游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推进文化和旅游市场常态化网络监测,推进旅游服务品质提升行动,强化文旅品牌创建。2022年,旅游接待总人次突破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050亿元,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大旅游产业链成员单位)

7.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加强产业链统计分析,组织开展中药材资源普查和产业发展情况统计调查,编制《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0)》,制定中药材产业五年行动计划(2022-2026),修订完善《全市森林康养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加强生物医药产业链建设,组建中药材产业联盟,推动中药材高标准基地建设,建设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加快发展医药制造业。持续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培育医疗健康服务新业态,支持消费性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康复医疗、生殖健康、中医养生、第三方医学检验检疫等行业发展。推进医养结合纵深发展,培育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民营医疗、医养、托幼机构。加强宣传推介,举办楚商“十堰”年会武当论“健”——楚商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等活动,搭建大健康产业交流合作平台,打造中药材产业区域公用品牌,提升森林康养旅游品牌质量。加强与高等院校、职业学校沟通联系,开展中药产业、健康养老、森林康养等专业人才培养。2022年,全市大健康产业完成综合产值(收入)450亿元。(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大健康产业链成员单位)

8.加快发展大生态产业。抓生态农业建设,大力发展食用菌、茶叶、中药材、木本油料、黄酒、水果等重点产业;培植农业经营主体,创建1个百亿元和1个50亿元农产品加工大县;强化农业品牌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大农业招商引资,策划包装重点农业招商引资项目10个,抓好鄂西北香菇产业集群、竹山县竹茶集团产业园、竹溪3000吨精制茶加工、郧阳区鲟鱼加工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抓生态林业建设,创建20个市级森林城镇和60个市级森林乡村,高质量完成30万亩林相季相改造建设任务;推进木本油料产业链建设,新建木本油料基地6.2万亩、苗木储备200亩,组建木本油料产业联盟;积极开展林业碳汇市场建设。抓生态循环产业,做大做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跟踪服务湖北珞恒、城源科技、湖北天钢等重点项目以及张湾区、房县、茅箭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支持各类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2022年,完成农业产业链综合产值450亿元,生态林业综合产值290亿元,循环产业规上产值145亿元。(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大生态产业链成员单位)

9.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持续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基站建设,利用5G技术开展工厂内网络改造部署,推进十堰工业大数据中心第三期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加快培育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建立行业重点企业数据库,完成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135亿元,同比增长13%。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启动工业企业数字化诊断,推进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打造5G全连接工厂(园区)5家,培育两化融合贯标企业5家,培育国家、省级信息化类试点示范企业20家,培育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家以上,推动新增上云企业200家。推动数字商务发展,培育数字商务新主体,支持发展跨境电商、社交电商等数字商务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技术和智能装备在农业生产各环节的推广应用,打造一批数字农业、数字乡村示范园区(基地)。推动建设政府数字化治理体系,推进武当云、城市大脑、智慧十堰APP等项目建设。2022年,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56.6亿元,同比增长9.3%。(责任单位:市经信局、数字经济产业链成员单位)

10.加快发展新型材料产业。围绕汽车产业,协调汽配企业开发电子功能材料、动力电池新材料及汽车轻量化新材料,打造动力电池及汽车轻量化材料产业链,推进远景科技动力电池制造基地、正威(丹江口)新能源智造产业园、湖北万润、宏迈高科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链,推进房县城资铝业20万吨再生铝、茅箭区卓环汽车镁合金压铸等重大项目尽快竣工投产。培育新型建筑材料、化工新材料等产业,推进张湾区建鑫装配式建筑材料生产等项目建设,依托竹山秦巴钡盐打造国内先进沉淀硫酸钡产业链。组织招商引资活动,着力引进一批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落地。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建立产业链重点企业培育库,培育细分领域“链主”企业,新增新材料产业规上企业10家。2022年,力争新型材料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责任单位:市经信局、新型材料产业链成员单位)

11.加快发展智能装备产业。支持智能成套产线装备做强做大,持续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申报。推进基础产业提档升级,推动房县铸造产业园建设,协调服务张湾区电镀产业园升级改造,提升园区表面处理工艺水平。推动装备企业与专用车生产企业协同发展,组织1-2场智能装备企业与专用车企业对接会。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依托东风专用设备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园,打造高端智能装备孵化园。加大智能装备产业链招商力度,重点引进机器人、3D打印、数控机床等高端智能装备生产企业及传感、控制和伺服电机等核心部件配套企业。跟踪服务重点项目,推进东风智能装备产业园、国瑞(十堰)智能装备车辆透视扫描安检系统生产、祥泰热处理、湖北凸凹模具汽车高强度板模具辊压成形、帝尔模具商用车冲压件生产工厂等项目建成投产。2022年,力争智能装备产值实现220亿元,同比增长8.7%。(责任单位:市经信局、智能装备产业链成员单位)

12.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以光伏、风电、抽水蓄能和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为重点,建立十堰市能源普查数据库和清洁能源项目库。梳理和明确补链、延链、强链工作内容,建立系统化、链条化的推进体系,做好基础数据支撑和产业发展引导工作。做好2022年拟纳入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谋划储备、申报和资金争取工作。统筹研究新能源百万千瓦基地选址布局等相关工作。加快6座纳规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加快京能丹江口10万千瓦光伏项目、东风装备BIPV项目、房县垃圾发电厂、房县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京能氢能产业园、远景动力零碳智能电池产业园建设进度,力争年底全面投运,争取京能、国电长源获省能源局奖励光伏建设规模年内落地。加快光大集团静脉产业园落地和丹江口市垃圾发电厂前期工作进度,力争年内实质性投资。稳步推进500千伏汉水变、炉子沟220千伏输变电、京能热电厂(二期)220kV上网线路工程项目建设。研究完善清洁能源消纳问题,构建清洁能源产业链产供销体系,鼓励企业扩大清洁能源现货交易电量。加强清洁能源产业链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谋划研究光伏设备、电网配套产业、氢能设备产业项目落地实施。2022年,力争清洁能源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责任单位:市发改委、清洁能源产业链成员单位)

1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方面,推进6个纳入省交通运输厅投资计划物流项目建设,完成投资54930万元;持续做好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常态化创建,新增末端网点15个以上;大力促进农村物流融合发展,村级物流、邮政、快递网点覆盖率达100%;推动智慧物流建设,加快十堰市应急指挥中心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金融服务业方面,争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大力推进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全年力争全市“碳林贷”投放量不低于6亿元;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全市新增贷款260亿元;健全完善市、县两级上市后备资源库,力争新增上市公司3家。科技服务业方面,全年新增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含市级)30家以上,新增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数量20家以上,其中,新增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3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家,培育新增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3家。文化服务业方面,全面提升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建设、提升全市121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865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加快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商贸服务业方面,加快消费载体(平台)规划和建设,推进商贸新业态发展,加快抖音直播基地、十堰跨境电商产业园、云仓电商科技产业园二期等项目建设;提升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水平,发展城市共同配送,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完善城乡商贸物流网络体系,推进鄂渝陕国际农贸广场(二期)等项目建设。2022年,现代服务业完成增加值1100亿元。(责任单位:市商务局、现代服务业产业链成员单位)

三、强化要素环境支撑

14.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工程。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行动,积极培育科技创新主体,2022年,全市力争净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总数达到500家,其中汽车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家;旅游、健康、生态等“三大”产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家;数字经济、新型材料、智能装备、清洁能源、现代服务等“五新”产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实施科技创新平台提质行动,积极促成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与我市科技型企业合作,大力引进高水平创新人才,加快提升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水平,发挥好示范牵引、促进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布局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强化各类技术创新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创新联合体、离岸“双创”基地,组织认定市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60家,其中汽车产业20家以上,“五新”产业15家以上。实施产业技术攻关行动,聚焦“一主三大五新”产业领域,组织实施各类技术攻关项目,集中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关键技术。大力实施“揭榜挂帅”制度,不断推动项目、政策、资金、人才一体化配置,促进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各产业链牵头单位)

15.实施现代金融输血工程。围绕“一主三大五新”现代产业体系,开展重点产业链金融链长制工作,“一链一策”,形成覆盖产业链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小微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有效满足重点产业链发展金融服务需求。科技赋能提升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水平,依托产业链交易数据、资金流和物流信息,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发挥对核心企业产业链的支持作用,对各产业链核心企业,各银行机构要建立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及时响应融资需求。推进核心企业运用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应收账款在线确权,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推行小微企业“四张清单”金融服务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和信用培植。开展银企对接,推进各产业链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牵头单位: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各产业链牵头单位)

16.实施政策引导供给工程。疏通物流堵点,落实支持物流畅通政策,成立物流畅通保障队伍,帮助企业解决物流不畅等问题,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强疫情防控和交通管控的信息互通,坚决防止“铁桶阵”“一刀切”等做法;加强对各地物资运输通道检查,梳理解决各类企业在“一进一出”方面存在的问题,打通堵点,接通断点,让原材料、零部件和产品运得进来、卖得出去。落实惠企政策,汇总中央和省、市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用工用地用能等惠企政策,编印政策汇编;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讲培训和政策解读活动,送政策进园区、进企业、进项目;及时了解各项政策措施在企业的贯彻落实情况,确保惠企政策应享尽享、落地落效。各行业部门要加强政策预研储备,结合“一主三大五新”产业链发展实际,适时有针对性地出台新的惠企政策。支持行业协会、大型企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加强原材料保供对接服务。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用地、用能问题,降低企业获能报装成本。(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各产业链牵头单位)

17.实施人力资源支撑工程。持续开展网络直播带岗活动、线上线下春风行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招聘活动,加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用工保障。实施以“靶向培训”为主的技能提升工程,精心培训后成建制、成批量输送到企业上岗。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扎实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新技师培训和重点数字技能人才、新业态从业人员、“湖北护工”等专项培训。根据省人社厅统一安排,积极对接企业技术需求,组织开展“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深入推进“楚才卡”和“武当人才卡”制度。充分征集企业需求,开展引进硕士、博士及高层次人才工作,并落实高层次人才相关待遇。深入实施十万名大学生留堰回堰计划,引进培养产业链急需紧缺人才。(牵头单位:市人社局、各产业链牵头单位)

18.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工程。推动落实“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县同步、合力发展”的市场主体发展工作机制,持续深化“证照分离”、“一业一证”改革,推动准入准营同步,巩固提升“企业开办2半0标准”,全面推行住所(经营场所)信息申报承诺制、企业登记全程网办、个体登记即到即办等市场准入便利化措施。推进落实招商引资引进一批、产业聚集吸引一批、延长产业链拉动一批、商贸流通发展一批、全域旅游带动一批、乡村振兴发展一批、引人引智催生一批、推进“双创”孵化一批、优惠政策扶持一批、市场治理引导一批等“十个一批”发展举措,力争年度新登记8万户市场主体。建立健全重点企业培育库,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和关键配套企业,发展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专精特新”企业,推进一批小微企业成长为“四上”企业。(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各产业链牵头单位)

19.实施招商引资提升工程。深入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聚焦“一主三大五新”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深化对产业链上中下游关联企业、龙头企业、全球全国产能及需求、技术装备、研发力量、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研究,找准目标企业,着力引进一批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落户。围绕“一主三大五新”现代产业体系,逐一调整完善产业招商专班,建立“一个产业一位责任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份招商地图、一个项目库、一批承载园区、一个行动计划”的产业链招商机制。完善招商引资周调度机制,压紧压实县市区招商主体责任,各县市区组建招商小分队、驻点招商小分队,加大产业招商、专班招商、驻外招商工作力度。认真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招商活动,拓展校友招商、以商招商、全民招商、协作招商等渠道。2022年,确保新引进规模项目260个,力争达到270个;实际到位资金350亿元以上,力争达到380亿元;各县市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除外)均引进1个以上3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牵头单位:市招商服务中心、各产业链牵头单位)

20.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工程。建好用好大数据平台,加快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统筹推进系统重构、流程再造,打通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共享、部门协同、高效联动,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抓紧抓实政策落地,积极探索建立“直通车式”的惠企政策兑付平台和服务机制,健全完善全市统一的“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征信体系,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纵深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以“五减五通”为抓手,破除行业壁垒和部门界限,促进重点改革率先突破、政务服务扎实落地、数字政府提质增效,推动“群众多跑腿”向“数据多跑路”转变,实现重点领域更多高频事项“一次办、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随时办”。持续改善法治环境,进一步厚植法治根基,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深入开展政府失信行为专项治理,推进“立审执”提速增效,大力整治乱执行、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及执行违法违纪等行为。抓好指标提优补短,锚定“四最”目标,开展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营商办>、市行政审批局、各产业链牵头单位)

附件:

1.各产业链发展布局

2.各产业链2022年重点培育骨干企业名单

3.各产业链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清单

4.各产业链2022年重点建设产业园区(片区)

附件1

各产业链发展布局

产业链分类

细化方向

重点区域

备注

汽车产业

乘用车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


商用车

张湾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郧阳区、郧西县


专用车

茅箭区、张湾区、郧阳区、丹江口市


零部件

各县市区


大旅游产业

大武当旅游核心区

武当山特区


城市文旅消费聚集区

张湾区、茅箭区、白浪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城休闲游憩带

张湾区、茅箭区、郧阳区、白浪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当山特区


汉江生态文化旅游带

郧西县、郧阳区、丹江口市


竹房森林康养生度假带

房县、竹山县、竹溪县


大健康产业

中药材种植加工

郧西县、郧阳区、房县、竹溪县


康养

房县、竹溪、武当山特区


医养

各县市区


养老+地产

张湾区


旅居

茅箭区、武当山特区


大生态产业

食用菌

郧阳区、竹山县、竹溪县、房县、郧西县


中药材

各县市区


茶叶

各县市区


水果

丹江口市、郧阳区、房县、竹山县、张湾区


木本油料

丹江口市、郧阳区、郧西、房县、竹溪县


黄酒

房县、郧阳区、张湾区


生态林业

各县市区


生态森林康养

各县市区


循环产业

房县、郧阳区、张湾区、茅箭区


数字经济

电子元器件

竹溪县、竹山县、房县


锂电池原材料

郧阳区、丹江口、郧西县


汽车电子

张湾区、茅箭区


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茅箭区


新型材料产业

化工新材料

竹山县、茅箭区、张湾区


高端金属结构材料

丹江口市、张湾区


新型环保材料

茅箭区、郧阳区、房县、丹江口市


新能源材料(电池正负极材料)

郧阳区、丹江口市、张湾区


智能装备产业

成套智能设备(生产线、涂装线、焊装线、热处理成套设备等)

茅箭区、张湾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


高端智能装备(数控机床、集成机器人、液压设备等)

张湾区、茅箭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郧阳区


模具

茅箭区、张湾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


农机装备

茅箭区、丹江口市、郧阳区


清洁能源产业

光伏发电

郧阳区、丹江口市、张湾区、茅箭区、房县


抽水蓄能

张湾区、竹山县、房县


生物质发电

丹江口、房县、城区


氢能制造利用

张湾区


分布式光伏供能

城区


新能源汽车电池

张湾区、郧阳区


电网主网、配网项目

各县市区


地热能

郧阳区


源网荷储一体化

郧西县


水光互补、林光互补

张湾区、竹山县


绿电交易

各县市区


现代服务业

现代物流业

茅箭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郧西县、竹溪县


金融服务业

茅箭区


商贸服务业

各县市区


科技服务业

张湾区


文化服务业

各县市区


附件2

各产业链2022年重点培育骨干企业名单

序号

企业名称

所属区域

2022年目标

备注

一、汽车产业

1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茅箭区

预计产值384亿元


2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

预计产值113亿元


3

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

预计产值74.1亿元


4

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茅箭区

预计产值64.5亿元


5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张湾区

预计产值63亿元


6

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

张湾区

预计产值40亿元


7

湖北一专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丹江口市

预计产值40亿元


8

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十堰分公司

郧阳区

预计产值38亿元


9

东风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张湾区

预计产值25亿元


10

东风延锋(十堰)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茅箭区

预计产值18亿元


11

湖北三环汽车有限公司

张湾区

预计产值12.5亿元


12

东科克诺尔商用车制动技术有限公司

张湾区

预计产值10.8亿元


二、大旅游产业

1

丹江口市武当大明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丹江口市

争取营业收入达到2000万元,实现旅游接待20万人次


2

汉江集团丹江口水源文旅发展有限公司

丹江口市

争取营业收入突破300万元


3

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丹江口市

争取营业收入突破600万元,达到700万元。


4

湖北卓越集团五龙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郧西县

营业收入达到500万元


5

湖北千喜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郧西县

营业收入达到300-500万之间


6

武当山快乐谷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武当山特区

接待游客50万旅游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0万元


7

汉江绿谷集团(十堰)股份有限公司

郧阳区

完成有氧运动公园建设。


8

湖北鑫榄源油橄榄科技有限公司

郧阳区

完成橄榄之恋民宿区、康养旅居酒店建设。


三、大健康产业

1

湖北共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丹江口市

预计2022年营业收入达到7亿元;出口额达到1000万美元。


2

湖北天圣药业有限公司

郧阳区

2022年预计实现产值67081.3万元


3

湖北新峰制药有限公司

郧阳区

2022年预计实现产值52746.6万元


4

华兴新材料公司

竹溪县

2022年预期产值达到3亿元 


5

竹溪人福药业公司

竹溪县

2022年预期产值达到2亿元 


6

湖北武当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房县

营业收入达到1.8亿元


7

兵兵宏康中药饮片(十堰)有限公司

郧阳区

2022年预计实现产值17950.9万元


8

湖北武当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茅箭区

产值突破1.5亿元


9

湖北清大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茅箭区

产值突破1.5亿元


10

葵花药业集团湖北武当有限公司

房县

营业收入达到1.3亿元


四、大生态产业

1

十堰市昌欣香菇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郧阳区

产值达到6亿元

食用菌

2

诚友(郧西)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郧西县

产值达到6亿元

食用菌

3

湖北新峰制药有限公司

郧阳区

产值达到5亿元

中药材

4

湖北武当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房县

产值达到1.8亿元

中药材

5

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

竹溪县

产值达到2.5亿元

茶叶

6

湖北圣水茶场有限责任公司

竹山县

产值达到0.6亿元

茶叶

7

湖北鑫榄源油橄榄科技有限公司

郧阳区

产值达到1.5亿元

木本油料

8

湖北庐陵王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房县

产值达到1.2亿元

黄酒

9

湖北鑫资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房县

产值达到20亿元

循环产业

10

十堰市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茅箭区

产值达到15亿元

循环产业

五、数字经济

1

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郧阳区

预计产值30亿元


2

湖北精益高精铜板带有限公司

张湾区

预计产值15亿元


3

湖北正奥比克希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茅箭区

预计产值15亿元


4

湖北宇浩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张湾区

预计产值9.5亿元


5

湖北中生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丹江口市

预计产值4.2亿元


6

东实大洋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

茅箭区

预计产值4亿元


7

房县兆丰实业有限公司

房县

预计产值1.5亿元


8

钰邦电子(湖北)有限公司

竹溪县

预计产值1.32亿元


9

湖北光宏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房县

预计产值0.8亿元


10

十堰亿脉科技有限公司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

预计营业收入0.35亿元


六、新型材料产业

1

汉江丹江口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丹江口市

2022年主要产品为电池铝箔、药箔和家用箔


2

湖北鑫资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房县

再生铝项目,占地面积180亩,计划总投资10亿元。第一条生产线于2月11日正式投产,日产铝棒150吨,第二条铝锭生产线正在安装设备,预计5月底投产。


3

湖北鑫资铜业科技有限公司

房县

2022年产值达到20亿元


4

湖北精益高精铜板带有限公司

张湾区

2022年产值达到18亿元


5

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郧阳区

新建磷酸铁锂生产线,年新增锂电池正极材料产能5万吨,预计年新增产值50亿元,新增税收5000万元。


6

丹江口市中汉动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丹江口市

2022年产值预计达到6.5亿元


7

竹山县秦巴钡盐有限公司

竹山县

通过技改,对现有工艺和设备进行全面改造升级,改造后硫酸钡产能扩产到4万吨/年,产品品质由国内行业上等水平提高到与国外产品品质接轨,部分产品将填补国内外市场空白。


8

十堰长江造型材料有限公司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增覆膜砂生产线2条,再生砂生产线2条,制芯生产线6条,均已建成.


9

钰邦电子(湖北)有限公司

竹溪县

预计2022年产值达到1.8亿元


10

湖北力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房县

2022年销售收入预计达到8000万元,计划新增三条生产线,设备投资4000万元,可实现销售收入翻一番


七、智能装备产业

1

东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张湾区

预计产值9.8亿元


2

东风专用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张湾区

预计产值2.7亿元


3

湖北国瑞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张湾区

预计产值2亿元


4

湖北猛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张湾区

预计产值2亿元


5

湖北山鼎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茅箭区

预计产值1.8亿元


6

恒进感应科技(十堰)股份有限公司

茅箭区

预计产值1.8亿元


7

十堰高周波科工贸有限公司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

预计产值1.7亿元


8

湖北汉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

预计产值1.65亿元


9

湖北迪迈威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茅箭区

预计产值1.2亿元


10

十堰科威机电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张湾区

预计产值1亿元


八、清洁能源产业

1

国网十堰供电公司

茅箭区

500KV汉水变年底有形象进度;出台电力设施布局规划,优化适配新能源消纳外送电网结构;推进绿电市场交易对接工作;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2

国家能源集团国电长源十堰公司

茅箭区

加快丹江口官山、郧西陡岭子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省能源局奖励全省配置的全省配置建设规模部分落地。水电等综合产值达到5亿元。


3

京能十堰热电有限公司

张湾区

丹江口蒿坪10万千瓦光伏基地年底并网发电;省能源局奖励2022年度配置光伏指标落地;张湾区氢能产业园试点项目落地;加快二期项目、热网改造、地产项目等其他产业项目落地。年内电力、热力等综合产值达到30亿元。


4

远景集团十堰公司

张湾区

张湾区动力电池项目投产,零碳产业园启动建设;郧阳区动力电池项目落地。综合产值达到50亿元。


5

光大集团光大环境有限公司

张湾区

加快城区垃圾发电场项目前期工作,年内落地;启动静脉产业园前期工作;布局金融、医药等其他产业项目落地。项目投产后年综合产值达到10亿元。


6

东风商用车

张湾区

协同京能集团全面启动张湾区氢能产业园试点项目落地;对接远景集团就商用车充换电产业形成合作意向;新工厂光伏屋顶启动建设;加快氢能商用车研发、应用场景建设。清洁能源产业链版块产值突破10亿元。


7

汉江集团

丹江口市

加快潘口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推进水光互补、林光互补项目建设;加快丹江口机组扩容改造。年综合产值达到20亿元。


8

国投电力

郧西县

加快光伏、矿业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落地建设;布局其他产业落地十堰。


9

房县天宇新能源

房县

确保房县整县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10

万润新能源

郧阳区

加快张湾区新能源电池材料新工厂投产进度;扩大市场占有率。


九、现代服务业

1

中国工程科技十堰产业技术研究

张湾区

完成企业技改咨询服务60家,申报专利15项,转化科技成绩3项,实现产值500万元。


2

湖北创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茅箭区

孵化项目营收800万,建成信息技术运用创新实验室中试平台,获得国家级众创空间资质。


3

湖北惠众科创园有限公司

郧阳区

2022年营业收入50万,建成惠知产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获批十堰市知识产权服务保护工作站,争创国家级企业孵化器资质。


4

十堰市玖偲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郧阳区

争取国家级众创空间授牌,保障创新服务平台上线。新增25家入孵企业,争创一流平台。


5

湖北寿康永乐商贸集团有限公司

茅箭区



6

十堰市新合作超市有限公司

茅箭区



7

武汉武商集团十堰人民商场有限公司

茅箭区



8

十堰万达商业有限公司

张湾区



9

湖北小蜜蜂电子商务公司

茅箭区



10

十堰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茅箭区



11

十堰亿脉科技有限公司

张湾区



附件3

各产业链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清单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内容

总投资

(万元)

2022年投资

(万元)

开工时间

(**年**月)

竣工时间

(**年**月)

备注

一、汽车产业

1

湖北天道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

郧西县

建设厂房16万平方米和3万平方米生活办公用房,建成新能源电动车生产线及相关配套。

320000

80000

2019年9月

2022年12月


2

华阳智造产业园

郧阳区

占地255亩,新建厂房、仓库、物流区等厂区基建10万平方米,达产后两年内实现年均产值10亿元以上,年均税收5000万元以上。

115000

70000

2021年9月

2022年9月


3

驰田股份高轻自卸车智慧新工厂项目

茅箭区

建设全球首个专用自卸重卡 AI4.0智慧工厂,年产6万辆专用高轻智能工程自卸车的先进工艺能力

500000

30000

2019年11月

2024年12月


4

深圳东风专用车

茅箭区

位于东升路,占地400亩,深圳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投资,生产环卫专用车辆与设备、新能源车辆、特种结构专用车等各类专用车辆。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各类专用车5万辆的生产能力,预计实现年产值100亿元,税收6亿元。

300000

50000

2022年3月

2024年12月


5

东风商用车车身智能制造升级

茅箭区

占地面积约40万㎡。购置主要工艺设备约1000台(套),建设冲压、焊接、涂装、内饰装配生产车间及生产线、办公楼、员工生活区等相关配套设施。

200000

80000

2022年3月

2026年12月


6

东风底盘部件新生产阵地

茅箭区

位于胡家工业园,占地80亩,东风(十堰)底盘部件有限公司投资,新建生产车间及配套基础设施,生产商用车贮气筒及贮气筒模块化产品、横梁及附件、燃油箱总成及冲焊产品的生产车间及附属设施,达产后可实现年产150万件贮气筒及贮气筒模块化产品、100万件商用车横梁及附件、20万件燃油箱总成及1000万件各类冲焊件

50000

35000

2021年4月

2023年2月


7

迅捷安应急装备产业园

茅箭区

建设应急装备生产厂房、研发中心、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办公楼及配套设施

50000

20000

2022年10月

2023年10月


8

易捷特30 万辆新能源乘用车项目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

建设年产30万辆新能源SUV及配套产业园,利用东风小康二工厂改扩建并新增建设用地700亩。

300000

1000

2022年12月

2024年12月


9

东风公司S3平台新能源乘用车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十堰生产S3平台车型,新建20JPH生产能力的新能源乘用车工厂 

150000

60000

2022年5月

2023年9月


10

十堰市吉神汽车有限公司智能房车全系列产品生产基地项目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

建成年产1万辆智能房车生产基地,主导产品为自行式T型、C型、公路拖挂式、营地式智能房车、德国FEV发动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增程式新能源房车;同时配套运营管理中心、试验室、试车场等设施。

100000

10000

2019年11月

2023年12月


二、大旅游产业

1

十堰方特中华传统文化园

郧阳区

占地面积1000亩,通过3D技术、VR实景演艺、虚拟现实、立体影院等现代科技手段,打造于教于乐的新型主题文化园。

465000

10000

2022年3月

2025年12月


2

房县诗经城文化旅游区建设项目(房县县城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项目)

房县

按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围绕“区域中心城 绿色示范县”建设目标,打造尹吉甫采诗文化主线,建设一心四区(一心:旅游集散中心;四区:采风浪漫休闲区、正雅文化互动区、庙颂网红打卡去、诗经沉浸体验区),并配套完善4A级景区硬件设施。对房县城区十六桥梁进行改造提升,繁荣发展“五河”两岸“夜间经济,对县城南宁路等城区景观大道改造和绿化亮化,水上景观布局,打造若干诗经文化元素景观小品。

500000

100000

2021

2025


3

房县城区十六桥梁改造提升工程项目

房县

新建桥梁8座,改造提升桥梁8座,总投资9.14亿元,项目采取施工总承包EPC模式。将新建行政中心便民人行桥、西河拱桥、沙沟河大桥、塘溪大桥、白驹大桥、晓阳路大桥、新十字街人行天桥、亨运物流园架空通道8座,改造提升庐陵王酒庄大桥、唐城大桥、西门河大桥、半岛湾大桥、北门河大桥、高速路大桥、孙家湾大桥、房陵大道地下通道8座,计划2年内全部建成。

100000

20000

2022

2024


4

五龙宫景区建设项目

武当山特区

占地836亩,规划中的五龙镇,集吃、住、行、游、购、娱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致力于在武当山西线打造一个高端山地度假区,业态主要为建设木屋客栈、生态旅游、道文化禅修、游客中心、观光车队、五龙索道、五龙公路提档升级等。

500000

推进中

2022

待定


5

伟光汇通汉水九歌文化旅游康养综合体项目

郧阳区

总占地面积4000亩,其中建设用地面1600亩,包括楚地文化风情古镇、综合演艺广场、精品酒店及民宿客栈、景观水系、康养商业配套、产权式旅居公寓等业态。

500000

80000

2019年8月

2024年12月


6

欢乐世界游客接待中心

车城街道岩洞沟

项目用地面积约12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建成以游客接待、旅游服务、配套商业、城市文化展示、智能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游客接待中心,建成后为广大市民及外地游客提供旅游服务。

23000

1000

2020

2023


7

东风汽车博物馆(一期)

东风公司四一厂

利用四一厂购置资产,建设东风汽车博物馆一期工程,包括展陈馆、历史文化精神主馆、体验装车馆、运动健身馆等等。

46139

20000

2022

2023


8

王家坪红色旅游扶贫示范区

郧西县城关镇王家坪村

规划占地2平方公里,分“两街三区”:红色主题餐饮一条街、红色旅游商品一条街、红色文化展示区、安幼养老示范区和乡村振兴先行区,全力打造鄂豫陕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鄂西北红色旅游扶贫示范区。

110000

5000

2022年5月

2025年6月


9

天河旅游景区二期

郧西县天河旅游区

建设广场、山体游园、悬鼓观文化广场等项目。

64000

10000

2017

2023


10

武当大明峰景区二期

丹江口市官山镇

建设松树沟石佛寺、大沟游步道、5千米索道、景区北门及游客接待中心

112000

5500

2020

2025


11

丹江口大坝提升改造工程

丹江口市

对大坝景区提升改造,新建龙山宾馆五星级酒店、研学营地、右岸游客中心、左岸文旅消费综合体等。

55000

8000

2021

2026


三、大健康产业

1

竹溪工业园区扩区调区项目

竹溪县化工园区

工业园区扩区调区工程一期计划扩区面积6100亩,其中向东北侧扩区4600亩,向南侧扩区1500亩;二期拟继续向西北侧扩区4900亩,同时配套建设“五通一平”工程。

620000

50000

2022年1月

2023年12月


2

惠泽医药中间体生产项目

竹溪县化工园区

计划占地500亩,建设生产四氢噻吩等产品。

300000

114000

2022年1月

2023年12月


3

欣丰医药中间体生产项目

竹溪县化工园区

计划占地200亩,建设氯醚系列及烷基磺酰氯系列产品生产线,新建办公用房2000平方米左右等。

218000

82840

2022年1月

2023年12月


4

太和医院七里垭新院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

张湾区

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新建门急诊医技综合中心、疑难危重病诊治中心、康复医疗中心、肿瘤医疗中心等

90000

30000

2022年8月

2025年12月


5

南通长三角医药化工产业项目

竹溪县化工园区

计划新建厂房100亩左右,新建5-氨基四氮唑,5-乙硫基四氮唑,5-苄硫基四氮唑等产品生产线,新建办公用房1000平方米左右等。

89000

33820

2022年1月

2023年12月


6

黄体酮及中间体BA生产技术改造项目(湖北共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丹江口经济开发区水都工业园白果树路特1号

项目新增土地126亩,建设年产200吨黄体酮生产车间、年产800吨BA生产车间,建设分析检测中心、五金、原辅料、成品仓库、配电房、污水等配套设施,新增设备568(套)。建成后能达到年产 800吨BA、200吨黄体酮生产能力。

60000

42000

2021年1月

2022年12月


7

道药中药饮片深加工生产基地项目

茅箭区驼鞍沟工业园

位于驼鞍沟产业园,占地70亩,湖北道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投资,亩均投资500万元。建设主要包括办公用房、中药车间、食品车间、成品用房等厂房及配套设施3.8万平方米,新建中药生产线2条,食品生产线2条,购置切片机、破壁机、研磨机、压片机等设备。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税收 6000万元,带动就业150人。

35000

15000

2021年3月

2022年6月


8

年产370吨甾体系列原料药生产项目(湖北华海共同药业有限公司)

丹江口经济开发区水都工业园白果树路特1号

项目新增地100亩,分别建设年产200吨黄体酮、100吨睾酮、40吨雌酚酮、10吨雌二醇、10吨雌三醇、地屈孕酮5吨、安脑三醇5吨生产车间,新增研发、分析检测、生产及配套设备500台(套)。最终达到年产370吨上述甾体原料药生产能力。

35000

20000

2021年12月

2023年11月


9

年产517吨新特系列原料药及中间体生产建设项目(湖北省丹江口开泰激素有限责任公司)

丹江口市经济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园

一期工程:计划投资1.6亿元(2022年6月建成投产),建设100吨/年氢化可的松、77吨/年醋酸去氢表雄酮、60吨/年去氢表雄酮、40吨/年表雄酮、100吨/年17α羟基黄体酮、100吨/年冰片项目,项目按照美国FDA标准建设6条原料药生产线。

二期工程:计划投资1.4亿元(2023年6月建成投产),新建30吨/年阿比特龙生产线、10吨/年别孕烷醇酮生产线。

30000

5000

2022年6月

2023年6月


10

湖北武当动物药业扩建及GMP改造项目

房县

白鹤镇

改扩建7条自动化智能生产线,新增粉剂、预混剂生产线2000m2、散剂生产线2000 m2、中药提取生产线(含中药前处理)1000 m2、中药材库房600 m2、增加原辅料库、危险品库、危废暂存间等功能间等共12000㎡。

30000

10500

2021年8月

2022年12月


四、大生态产业

1

鄂西北香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

房县、郧阳区

建设食用菌精深加工产业园,大力发展食用菌深加工;拓展国内销售渠道,实现出口恢复性增长;做大做强耳菇地理标志品牌。

4200

1400

2021年1月

2023年12月

食用菌

2

竹溪县医药中间体产业链建设项目

竹溪县

以湖北悦诚生物科技、十堰鸿明医药科技、湖北溪润竹医药科技、湖北巨成医药科技、湖北凡越医药科技、湖北君润医药科技、湖北华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重点引入治疗心血管、脑血管、痛风病原料药、中间体制造,提升产业核心创造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兴医药原料,实现全产业链化生产。

600000

100000

2020年

2028年

中药材

3

百草堂特色种养及中草药产品深加工项目

竹溪县

安装中草药牙膏、百草食疗系列产品和预防治疗肝部疾病的中药组方新药等产品生产线及设备;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和药用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基地3万亩。

126000

69000

2022年

2023年

中药材

4

竹溪县三千吨精制茶加工项目

竹溪县

新建万吨出口精制茶加工生产基地、茶多酚提取及综合开发基地、鄂西北茶叶交易中心等茶产业链相关内容。

112000

55000

2022年

2023年

茶叶

5

竹山茶叶产业园区项目

竹山县

该项目在潘口乡投资建设集拼配加工、质检包装、冷链仓储、物流配送、品牌推广、标准建立、技术培训于一体的产业园区,在邓坪工业园建设精制茶加工区。项目占地面积25708.6㎡,总建筑面积15506.45㎡,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产车间及办公综合楼11845.79㎡,接待中心2229.78㎡,宿舍楼1430.88㎡;景观绿化工程、道路工程、室外市政工程等。

10000

4500

2021年8月

2022年8月

茶叶

6

丹江口市智慧桔园建设项目

丹江口市

一期建设100亩智慧桔园及670亩示范园,主要建设100亩智能玻璃温室及连栋薄膜温室、配套建设田间设施设备,水肥一体化、园区智慧农业系统、智慧桔园大数据中心(或综合管理中心)等。二期主要道路及辅助设施。

2300

1460

2022年5月

2023年6月

水果

7

房县三海黄酒村乡村振兴建设项目

房县

依托田园生态,以黄酒产业为主,建设以产业创新、度假体验、宜居生活多元一体的三海田园综合体。

80000

12000

2022年

2023年

黄酒

8

忠和酒业二期(扩能)项目

房县

建设文化产品展示中心、黄酒(料酒)及包装容器产品物流中心、矿泉水及包装容器产品物流中心、吹塑配套车间等

10000

7000

2021年12月

2022年12月

黄酒

9

湖北城鑫科技有限公司电子产品处理产业园项目

房县

位于房县城关镇北城工业园,新建厂房25760平方米,生活办公用房9200平方米,购置加工生产设备180台,加工生产线5条,项目建成后年加工处理金属废料和碎屑8万吨。

30000

30000

2022年1月

2022年12月

循环产业

10

湖北天钢循环产业园项目

张湾区

湖北天钢循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位于张湾区西城经济开发区郭家湾四组,共征地500亩,包括再生资源集散中心十堰总部项目、废旧金属回收加工生产项目、报废汽车拆解、汽车零部件再制造项目。主要以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为主,成立再生资源集散中心,回收加工利用报废汽车、废玻璃、废钢铁、废塑料、废纸及稀贵有色金属等。

150000

20000

2021年10月

2022年6月

循环产业

五、数字经济

1

武当云谷大数据中心

丹江口市

规划建设5栋数据中心,1栋展示中心及相关供电、供水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66110平方米,规划机架数约1万架。该项目利用丹江口水库电站的清洁电力作为系统供电源,借助水库深层水源对机房设备进行冷却降温,相比传统降温方式,采用水冷降温将大幅减少电力能耗。

350000

257000

2021年8月

2023年12月


2

十堰工业大数据中心及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

建设十堰工业大数据中心、工业大数据展厅,打造国内领先的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规划建设机柜1000个左右。同时联合联通、中润普达、浪潮、阿里云、华为等企业,建设运营商第二枢纽大楼,孵化高科技企业,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

135000

10000

2021年6月

2025年12月


3

湖北宏迈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储能电池正极材料项目

丹江口市

设计满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11.7万吨,规划建设磷酸铁锂1#和2#车间、空分车间、原材料仓库、成品仓库等8万平米。项目达产后年年产值可达100亿元,税收5000万元。

8000

8000

2022年1月

2022年12月


4

正威(丹江口)新能源智造产业园项目

丹江口市

项目用地1500亩,计划总投资240亿元,一期投资110亿,包括20万吨精密电子铜线、年产5GWh锂电池PACk、3万吨锂电池铜箔、600万卷半导体键合丝、新能源工程研究院项目;二期投资60亿元,15GWh新能源汽车动力电芯项目、新能源锂电关键材料项目;三期投资70亿元,建设碳化硅材料深加工项目、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武当文旅康养基地项目。

2400000

1100000

2022年2月

2023年12月


5

宇浩高科离子电池材料项目

张湾区

计划建设年产5.2万吨磷酸铁装置、年产1.5万吨磷酸铁锂装置,与之配套的公共动力及辅助配套设施等。达产年营业收入19.8亿元,净利润1.9亿元,所得税3364万元。

39000

39000

2022年1月

2022年10月


6

华清陶瓷基板项目

茅箭区

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位于武当路街办、东城经济开发区,征地220亩,福建华清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要产品为氮化铝等电子陶瓷基板。项目一期位于武当路街办,主要建设基板生产线及粉体生产线,二期主要建设金属化产品生产线,三期主要进行多层共烧陶瓷器件、薄膜电路、镀铜基板和电子元器件模块化生产。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税收3亿元。

300000

2000

2021年6月

2023年12月


7

远景零碳智能电池产业园项目

张湾区

1、高端动力电池项目。建设40GWh高端动力电池,总投资约120亿元。2、商用车智能换电网络及装备制造项目。项目包括商用车换电系统建设、“电池银行”运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充电装备制造等,总投资约100亿元。3、锂电池关键材料及精密组件项目。建设锂电池上下游关键材料和精密组件项目,项目投资约30亿元。4、零碳汽车技术联合研究院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包括联合东风公司等头部企业,共同制定商用车换电模式标准、新能源集成式底盘制造标准等行业标准,并打通与欧盟、美国互认的零碳汽车技术标准,积极进行零碳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和配套装备技术研发等。5、风光水储荷绿色能源系统项目。利用风、光、水、储等新能源资源,以资源吸引产业,以产业消纳资源,配套建设300万KW的绿色能源系统,形成可追溯绿色电力和智能微网系统,项目投资约220亿元。

4800000

300000

2022年1月

2023年12月


8

追日润半导体封装测试项目

茅箭区

该项目由台湾追日润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建设内容为芯片半导体封装测试生产线。该项目计划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位于北京路中学架空层,由茅箭区政府提供临时过渡的标准厂房,二期项目用地100亩,拟选址驼鞍沟工业园。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5年累计产值可达50亿元,包含外贸出口25亿元,创造税收1.5亿元以上。

60000

2000

2021年10月

2022年12月


六、新型材料产业

1

远景科技新能源产业项目

十堰市

在十堰市布局高端动力电池生产、商用车智能换电网络及装备制造、零碳汽车技术研究等五大项目。

4800000

1200000

2022年3月

2025年12月


2

正威(丹江口)新能源制造产业园

丹江口市

项目用地1800亩,建设铜基材料项目,年产3万吨锂电铜箔项目,15GWh锂电池建设项目,锂电正极材料项目,4个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60亿元。

2400000

600000

2022年2月

2022年10月


3

湖北宏迈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6万吨锂离子动力及储能电池正极材料项目

丹江口市

占地300亩,建设年产60000万吨锂离子动力及储能电池正极材料。建材30000吨三元正极材料生产线、年产20000磷酸铁锂生产线、年产10000吨锰酸锂生产线。

130000

30000

2019年1月

2022年12月


4

丹江口市碳基新材料产业园

丹江口市

建设以弘源碳化硅技改为核心的碳基新材料产业园,形成产品互补、产业延伸、类型丰富的碳基生产基地。

120000

50000

2021年11月

2023年12月


5

华清高性能陶瓷基板及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

茅箭区

征地220亩,福建华清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主要产品为氮化铝等电子陶瓷基板。一期主要建设基板生产线及粉体生产线,二期主要建设金属化产品生产线,三期主要进行多层共烧陶瓷器件、薄膜电路、镀铜基板和电子元器件模块化生产。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税收3亿元。

300000

50000

2022年5月

2024年10月


6

十堰宇浩高科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

张湾区

建设年产52000吨磷酸铁装置,年产15000吨磷酸铁锂装置,与之配套的公共动力及辅助配套设施等。

39000

39000

2022年5月

2022年12月


7

郧阳区昊朔科技新材料产业园

郧阳区

占地158亩,改扩建厂房5王平方米,新建磷酸铁锂生产线,年新增锂电池正极材料产能5万吨,年新增产值50亿元,新增税收5000万元。

311000

100000

2022年2月

2022年7月


8

汉江丹江口铝业公司3万吨单零铝箔生产项目

丹江口市

占地55亩,新建铝箔车间和辅助设施,建设规模为年产3万吨。主要产品为电池铝箔、药箔和家用箔。

50000

50000

2021年10月

2022年12月


9

十堰市镁合金轻量化深加工项目(湖北鼎盛轻量化科技有限公司)

张湾区

占地面积92亩,总建筑面积63045平方米,主要从事镁合金轻量化的汽车零部件和配件研发、生产和销售。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轻量化镁合金材料汽车零部件电池箱、电控散热箱、电机传动一体箱各50万台套,进气岐管100万只,年产值3.5亿元,年纳税额3600万元。

33600

16880

2021年10月

2022年3月


七、智能装备产业

1

中庸电力装备产业园项目


郧西县


项目位于郧西县工业园区,规划占地130亩建设标准厂房和综合服务楼15.1万平方米,主要生产电力变压器、配电柜、工业电器、电力器械、电力配件等上下游产业链产品,进行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及售电发电技术服务等。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0亿元

113000

40000

2021年11月


2023年9月



2

智能装备产业园


茅箭区

位于茅箭区胡家工业园,占地180亩,建设装备生产制造区和产业研发区,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工业产值60亿元。

200000

70000

2022年2月




3

协兴汽车零部件表面处理项目

张湾区

项目主要对现有园区进行改造升级,新建表面处理车 间9栋、废水处理站2座、园区管理中心1栋、倒班楼1 栋、消防泵房(含消防水池)1栋以及相应配套的园区内部 水电动力管网和道路。

40000

10000

2021年10月



4

龙岗精密智能制造园

郧阳区

建设约58800㎡厂房,并配备乙方项目所需5200KVA、3500KVA、1000KVA三台变压器及整套高压计量测量动力柜、低压动力柜、补偿柜和连接电缆等配套电力设施及天车5台。

50000

30000

2022年4月



5

东风智能装备产业园模具中心建设项目

张湾区

占地约103亩,建筑面积约50100平方米,项目主要新建模具中心厂房、检具中心厂房及辅房(变配电间、水泵房、开闭所等)等,原厂模具加工、调试设备搬迁改造及新设备、生产线购置等。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8个亿,预计税收2400万元。

30000

10000

2020年8月



6

帝尔模具商用车冲压件生产工厂

茅箭区

位于胡家工业园,占地60亩,十堰帝尔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投资,主要为东风越野车军品平台及东风下属零部件公司供应冲压件及成型模具,投产后年产值2.5亿元以上,年税收1200万元以上。

30000

20000

2021年9月



7

山鼎环境环保运营控制基地

茅箭区

位于驼鞍沟工业园,征地40亩,湖北山鼎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4000平方米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保设施运营总部基地,3000平方米环保装备制造车间,以及附属设施。

25000

18000

2021年10月



8

东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搬迁改造项目

张湾区

占地面积404亩,建筑面积35710平方米,新建智能装备制造中心、涂装车间、动力辅房等,并将原厂机床、保全、焊装、悬架生产线及生产设备进行搬迁改造和设备重置,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3亿元,年纳税1亿元。

20000

10000

2021年4月



9

华兴空天激光陀螺仪

茅箭区

华兴空天(湖北)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1200平方米洁净车间(百级、千级、万级无尘车间)、2800平方米普通实验室厂房,以及配套的办公、住宿场所,投产后可实现年产高精度激光陀螺仪600轴,惯性加速度计3000只,成为国内领先的民营高精度惯性器件供应商。

20000

15000

2021年6月



10

国瑞(十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车辆透视扫描安检系统生产项目

丹江口市

占地154亩,新建生产车间55000㎡,展示中心3000㎡,办公研发中心5000㎡等,生产车辆透视扫描安检系统。

101000

30000

2020年3月



八、清洁能源产业

1

黄龙滩电厂抽水蓄能项目

张湾区

建成容量50万千瓦的抽水蓄能电站,新建6万千瓦光伏电站,实现“新能源+抽水蓄能电站”联合发电,总装机规模56万千瓦。同时新建一台生态发电机组,容量9.9兆瓦。

50

3

2022年12月

2026年12月

年内具备抽水蓄能电站核准条件;动工建设6万千瓦光伏项目

2

远景动力零碳产业园建设

张湾区

张湾区零碳智能电池生产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年内投产一期项目。

120

60

2022年8月

2022年12月


3

京能氢能产业园

张湾区

占地500亩,建设氢能产业园。一期利用京能十堰热电有限公司厂内分布式光伏及参与调峰的富裕谷电电解制氢。制氢规模为300Nm3/h,配套建设500Kg/d储氢、加氢装置,总投资5500万元。试点项目投运后,建设氢能产业园,引进相关产业类项目落地。

2

0.5

2022年10月

2023年12月


4

500Kv汉水变

郧阳区

500千伏变电站1座,变电容量100万千伏安,500千伏线路2回分别至十堰变、卧龙变,变电站占地面积79亩,围墙内占地 39.5亩。

4

2

2022年3月

2023年12月

年内投资过半,具有较好形象进度。

5

京能10万千瓦光伏

丹江口市

新建100MW林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光伏采用单晶硅高效电池组件。

5.16

5.16

2022年4月

2022年12月

年内建成投运

6

潘口抽水蓄能项目

竹山县

电站初拟装机容量30万千瓦。上水库利用潘口水电站水库,下水库利用小漩电站水库,电站运行方式为日调节,以全年参加调峰、填谷运行为主。

30

0.5

2023年12月

2026年12月

年内具备核准条件

7

吴山沟抽水蓄能电站

房县

装机120万千瓦,新建4台机组,新建598万方上库,800万方库容下库,形成500米水头。

73

0.5

2023年12月

2028年12月

年内具备核准条件

8

房县整县屋顶光伏建设

房县

能投公司利用企业屋面,建设总装机6万千瓦光伏电站。

2.7

0.5

2022年5月

2023年12月


9

房县生物质发电建设

房县

建设填埋场、焚烧炉、水处理厂、仓库及办公楼、职工食堂、宿舍等配套设施和稳定固化处理生产线、电池处理生产线。

4

1.3

2021年11月

2023年1月

年内主体完工调试

10

国投电力

郧西县

建设30MW/60MWh储能电站,用地面积18亩。新建1座110KV升压站及相关电力设施。

2

0.5

2022年12月

2023年12月


九、现代服务业

1

十堰市企业金融服务平台


涉及22个单位198类,目前已入驻金融机构17家,上架金融产品149款;入驻企业196家,线上申请139笔,实现授信23753万元,放贷20581万元。

350



2021年6月


2

武当云谷大数据中心项目

丹江口市

十堰市区域大数据中心、运营商边缘计算中心、行业应用及灾备中心、互联网及金融行业灾备中心、互联网企业算力数据中心等。

350000


2021年



3

鄂西北交通物流产业园

郧西县

电商物流信息及培训、快递产业园、物流仓储及配送产品展示、加油加气等配套服务。

35000

10000

2018年

2024年


4

十堰市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项目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建铁路专用线1.5公里,多式联运基地、信息化中心、集装箱转场、海关保税仓库、应急转运场、仓库、物流加工、停车场、园区道路等配套设施。

138000

15000

2021年

2024年


5

佰昌仓储物流产业园二期

茅箭区

主要建设常温仓库、中央厨房、生鲜加工、停车场、园区道路等配套设施。

14600

7300

2022年

2024年


6

十堰市快递物流产业园

茅箭区

打造综合型的快递物流集散、分拨中心和转运枢纽,设置有分拣车间、仓储区、信息调配中心、停车区、办公生活服务区。

40000

10000

2021年

2024年


7

鄂渝陕(竹溪)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

竹溪县

主要建设冷链仓库、中央厨房、常温仓库、生鲜加工区、停车场、园区道路等配套设施。

21800

7900

2020年

2022年


8

秦巴山区粮食物流产业园

茅箭区

快消品仓储、分拣、配送、冷链物流、粮食加工、包装、“鼎元云仓”智慧信息平台、停车场等配套服务。

28000

4730

2016年

2023年


9

万达第二广场项目

张湾区

建设全省第一个第四代万达广场,围绕旅游、文化、社交、生活四大核心功能,着力打造体验式消费功能和业态,预计投资约80亿人民币,预估工期2年。

800000

100000

2022年

2023年


10

字节跳动珠宝生态产业园抖音直播基地

张湾区

将十堰市打造为互联网+以绿松石为主的珠宝玉石全品类电商直播示范基地和区域中心,集珠宝研发、生产、加工、销售、鉴定于一体的珠宝生态产业链。总投资万元,2022年计划投资万元。

10000

1000

2021年

2022年


11

云仓电商科技产业园二期

茅箭区

湖北供销云仓电商物流有限公司投资,实现供应链整合、农产品加工、统仓统配、中央厨房、电商业务及供应链金融的融合发展。

60000

20000

2022年

2023年


12

郧阳方特主题乐园

郧阳区

占地面积1000亩,通过3D技术、VR实景演艺、虚拟现实、立体影院等现代科技手段,打造于教于乐的新型主题文化园。

400000


2022年



附件4

各产业链2022年重点建设产业园区(片区)

序号

产业园区(片区)名称

所属区域

建设目标

备注

一、汽车产业

1

十堰工业新区

张湾区

加快推进东风辉门(十堰)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新厂房建设项目、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刃量具分公司搬迁改造项目,力争到2025年实现智能装备产值1225亿元。


2

十堰高新区

郧阳区

加快推进大运二期、三期智能化技改项目、佳恒5G+智慧工厂建设、湖北首诚汽车空心前桥项目、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生产车间(线)项目等建设,力争到2025年实现智能装备产值160亿元。


3

六里坪工业园

丹江口市

加快专用车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力争到2025年实现智能装备产值285亿元。


4

白浪工业园区

开发区

加快推进易捷特30 万辆新能源乘用车项目、东风公司S3平台新能源乘用车、十堰市吉神汽车有限公司智能房车全系列产品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力争到2025年实现智能装备产值340亿元。


5

东城开发区

茅箭区

加快推进驰田股份高轻自卸车智慧新工厂项目、深圳东风专用车、东风商用车车身智能制造升级、东风底盘部件新生产阵地、迅捷安应急装备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力争到2025年实现智能装备产值550亿元。


二、大旅游产业

1

武当山文化康养旅游区

武当山特区

发挥武当山在十堰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推动产品提档升级,推进景区上市,带动“两区三带”旅游整体发展,形成“宣传互动、线路互推、产品互补、市场互享”大格局,激活全市旅游市场。


2

丹江口生态文化旅游区

丹江口市

规划建设丹江口大坝形成十堰特色精品,推动大明峰等发展度假酒店、度假产品,创建国家或省级旅游度假区和森林康养基地。力争丹江口大坝景区通过国家5A级景区景观价值评审。


三、大健康产业

1

竹溪县金铜岭化工产业园

竹溪县

在竹溪金铜岭工业园东北侧投资30亿元扩区1.1万亩,通过土地征收整理开发、河流改道、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管网建设等)等工程,建成医药中间体成品药生产基地,其中一期扩区6100亩,二期扩区4900亩。预计总投资34.2亿元,其中场坪费用18.7亿元,征地拆迁费用5.5亿元,后期基础设施配套10亿元。2022年至2025年,计划新引进医药中间体及成品药生产上下游企业20家,年产值达到100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


2

张湾生物产业园

张湾区

2022年实现生物医药销售收入2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企业达到20家,初步建成生物医药流通、医疗器械流通、医用消毒材料和生物酿酒等产业支撑体系。


3

丹江口市御景生物医药孵化园

丹江口市

项目总投资2.2亿元,占地面积108亩,打造医药研发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医药中间体生产中心、生物医药创业孵化中心四个平台,另设立博士工作站,致力于打造成国家级孵化器和国家级研发中心。项目建成达产后可新增产值10亿元、利税3亿元、就业岗位300个。


4

丹江口市经济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园

丹江口市

项目一期工程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8.7亿元,利税1.95亿元。2021年产值规模达到3.22亿元。


5

房县生物医药产业园

房县

在白鹤镇解湾村油坊沟开发建设房县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计划占地400亩。以优惠的政策,招募吸纳35家中医药类加工生产企业(以植提、药食同源食品、保健品为主)入园,形成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效应。园区集中供水、供汽、溶剂、排污等,提供体系健全的生产生活和公共服务。建设工业标准化车间35栋(每栋2500平米),综合楼、实验楼、锅炉房、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和产业联合体,完善房县生物医药产业链,形成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效应。


四、大生态产业

1

郧阳区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

郧阳区

郧阳区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郧阳区谭家湾镇南部,占地面积1565.93亩,整个产业园包括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目前一期工程已完工,并实现满园入驻,共有15家企业,带动1200人就业。二期工程含冷链物流和工厂化多季出菇项目。园区已建成现代化、自动化食用菌菌种菌棒生产线7条,高压灭菌锅30台,智能化大型养菌库4万平方米,制冷净化机械化接种生产流水线,年可生产香菇菌种300万袋,菌棒4000万棒,形成了以原料林木资源培植、菌种菌棒生产、工厂化养菌、市场交易、产品深加工、国际国内贸易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

食用菌

2

房县循环经济产业园

房县

房县循环经济产业园于2018年从零起步、从无到有,产业园集群化发展势头迅猛、后劲充足,循环产业已成为房县工业支柱产业。园区规划面积6000亩,已建成2650亩,入驻企业10家,其中再生铅、再生铜、再生塑料、废旧电子产品处理、废旧钢回收、生石灰项目6个项目已经投产达效,实现产值190亿元、税收17.4亿元;再生铝、再生锡、冰铜、再生铜二期4个项目正在快速推进,预计投产后实现产值140亿元、税收10.3亿元。即将开工建设电解铜、高纯铜、再生铝下游加工、催化剂再生电池、天能锂电池生产5个项目,预计实现产值700亿元、税收56亿元。力争通过五年发展,将循环经济产业园建成一个基础设施完善、功能定位清晰、产业链条完备、年产值过千亿、鄂西北地区最大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循环产业

五、数字经济

1

开发区数字经济产业园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

加快引进大数据、人工智能上下游企业入驻园区,孵化一批高科技企业,打造大数据产业集群。

在建

2

金铜岭电子产业园

竹溪县

完善电子元器件产业链,重点发展铝电解电容,扩大成品电容规模和品规。


六、新型材料产业

1

国瑞绿色建筑产业园

郧阳区

规划用地3000亩,一期占地600亩,位于杨溪铺镇刘家沟村,发展新能源、形象建材业等辅助产业,消化城市建筑垃圾,实现资源二次再利用。以商招商模式实现满园。项目总投资50亿元,2022年投资9.5亿元。2026年12月建成。


2

新材料循环产业科技园项目

竹山县

该项目建设厂房面积5.2万平方米,主要生产天然硫酸钡、沉淀硫酸钡等钡盐产品,致力打造集钡盐新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循环产业科技园。建成后可解决就业220人、实现年产值10亿元、税收6000万元以上。该项目于2022年4月27日开工。


七、智能装备产业

1

十堰工业新区

张湾区

建成东风装备产业、装备孵化园,力争到2025年实现智能装备产值64亿元。


2

十堰高新区

郧阳区

加快建设热感应产业园、先锋模具产业园,力争到2025年实现智能装备产值87亿元。


3

六里坪工业园

丹江口市

加快推进国瑞智能装备车辆透视扫描安检系统生产项目启动生产,正威新能源项目启动开工。加大对装备领域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支持,指导圣伟屹等装备领域企业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认定。力争到2025年实现智能装备产值36亿元。


4

白浪工业园区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

加快推进莱安高端装备产业园、湖北巨西氢气瓶及尾气处理生产制造项目建设,力争到2025年实现智能装备产值23亿元。


5

东城开发区

茅箭区

加快帝尔模具商用车冲压件生产工厂、山鼎环境环保运营控制基地、东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搬迁改造项目、华兴空天激光陀螺仪等项目建设,力争到2025年实现智能装备产值104亿元。


八、清洁能源产业

1

京能热电氢能产业园

张湾区

占地500亩,建设氢能产业园。一期利用京能十堰热电有限公司厂内分布式光伏及参与调峰的富裕谷电电解制氢。制氢规模为300Nm3/h,配套建设500Kg/d储氢、加氢装置,总投资5500万元。达成后,拟培养2家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氢能装备制造等企业,产业链产值突破50亿元。

目前待京能集团审批

2

远景动力零碳智能电池产业园

张湾区

以远景动力“零碳”产业园动力电池项目为支撑,建设源网荷储智能电网系统。在电源侧新建1000MW光伏+200MW/2h的储能;在负荷侧新建48MW/3h的储能;新建50公里新能源直供线路1条;新建1座220千伏变电站和1座110千伏变电站。产业链产值突破200亿元。

4月已开工

九、现代服务业

1

十堰市跨境电商产业园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

总投资3.1亿元,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米,于2021年6月开始动工,已于2021年12月底基本竣工。打造“五中心三基地”,包括全球贸易采购中心、跨境商务中心、外综服中心、大数据中心、产品展示中心、外贸培训基地、企业孵化基地、跨境直播基地等八大功能板块。现已引入湖北聚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园区日常管理和运营服务,已与31家跨境电商产业链企业达成入驻意向。园区已于2022年3月正式挂牌投入运营。目前正在积极申请认定湖北省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


2

湖北十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茅箭区

产业园建设面积近1.8万平方米,以“互联网+”新经济智慧创新平台为发展定位,采取线上线下运营模式,倾力打造产业聚集、技能培训、科研创新、企业孵化、求职招聘、金融服务、大数据信息等七大平台,打造企业、人才、投资为一体的人才生态圈,各类人才、企业在产业园可获得“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产业园已签约注册企业23家,达成意向企业64家,入驻企业年产值突破10亿元。


3

十堰市家庭服务领跑者创新产业园

张湾区

以《深化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为主旨的产业园。占地面积约8000平米,拥有两个创客孵化基地,一个500平米大学生创客基地,一个300平米退伍军人创客基地。2021年园区年营业额高达1.2亿元;已入住28家企业;就业人员达2800人;培训人员达3000人/年;现有职工队伍1000余人。家创园现已服务十堰城区5000多户家庭,为十堰千家万户解决后顾之忧